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110年花蓮縣咖啡後製加工理論與實務課程開放報名至12月7日

  • 資料來源:花蓮縣政府農業處

110年花蓮縣咖啡後製加工理論與實務培訓計畫
一、 緣起:
提升花蓮縣的咖啡品質,並促進花蓮精品咖啡產業發展,特此規劃「110年花蓮縣咖啡後製加工理論與實務培訓計畫」(簡稱:培訓課程)。咖啡後製加工乃為影響生豆品質重要環節之一,透過了解微生物發酵原理及後製加工理論和實務操作,並以科學儀器輔助紀錄,將傳統經驗可視化成數據紀錄,建立咖啡後製加工生產履歷,以達後製加工穩定化生產,可作為農民後製加工品質管控方式。
二、 主辦機關:花蓮縣政府
       承辦單位:可否文化股份有限公司(台灣咖啡研究室)
三、課程期程:共計28節。

(一) 正課:110年12月10日(星期五)至110年12月12日(星期日)
(二) 成果杯測會:暫定110年12月24日(星期五)。
(三)上課時間:早上8點30分至下午5點30分,午休1小時。
四、課程地點:花蓮市農會生鮮處理配送中心-家政教室(花蓮市中山路二段1號)。
五、授課講師: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茶業改良場魚池分場 劉千如副研究員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大葉大學生物資源學系 柳源德助理教授。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台灣咖啡研究室 陳婉甄農業研究員。
六、課程介紹與大綱:咖啡後製加工將影響生豆品質重要環節之,近年來國內外常以控制不同發酵方式,給予咖啡特殊風味等表現,如何達到控制、穩定化、提供回溯生產加工追蹤,為目前咖啡後製加工生產重要的關鍵因素。課程中將介紹鮮果採收後到後製加工等調控,定義各種處理法差異,及微生物於發酵中扮演角色、發酵條件、發酵終點等判斷,學習果實甜度計使用和pH量測,將傳統經驗值可視化成數據分析。運用不同菌種、厭氧方法及鮮果加工部位等,分組實務操作,並杯測品鑑不同加工處理法的風味、甜度及口感差異,了解各式處理法賦予咖啡特質,藉此組合出適合自家販售的咖啡風味。認識咖啡瑕疵及生豆分級重要性,建立咖啡後製加工生產履歷,優化自家咖啡莊園生豆倉儲管理,成果杯測會將提供今年度受訓學員,自家後製批次杯測品質診斷,以促進花蓮精品咖啡品質提升。
(一) 理論課程:
       1. 微生物發酵概論。
       2. 咖啡後製加工概論。
       3. 咖啡後製對生豆化學成分及風味變化影響。
       4. 生豆分級及倉儲管理重要性。
(二) 實務操作
       1. 果實成熟度判斷與管理。
       2. 測量儀器使用及校正學習。
       3. 咖啡後製加工操作設備使用。
       4. 咖啡發酵操作-發酵條件、溫度控制、酸鹼值量測、終點判斷、乾燥程序。
七、報名方式及規定(課程表及報名表詳如附件簡章)
(一) 報名費用:課程由花蓮縣政府全額補助,參加學員無需繳費。
(二) 培訓課程提供兩種報名方式,學員可擇一報名。
      1. 紙本掛號郵寄:
      (1)請至花蓮縣政府網站-最新消息(https://www.hl.gov.tw/#tab401),下載報名表格參加。
      (2)將填妥的報名表格紙本(附件一),連同報名資格證明文件,於12月07日下午5點前,掛號寄達可否文化股份有限公司。
      (3)寄送地址:23143新北市新店區北新路三段225號4樓。收件人:可否文化股份有限公司 花蓮咖啡課程小組收。電話:02-8911-6612
      2. 線上報名:
      (1)請點選下列報名表單網址,或掃描簡章QR Code,依指示詳細填寫及檢附資料。
          https://forms.gle/qdGUpGcMQrcpfTpR7
      (2)送出表單後報名後,請電話確認是否完成報名。
      (3)連絡電話:02-8911-6612分機103,聯絡人:高先生 。
(三) 課程人數:開課人數20人,上限40人(每6-7人/組),報名額滿為止。
(四) 報名日期:自公告日起至110年12月07日(星期二)。
(五) 錄取日期:遴選結果將於110年12月08日 (星期三)公告於花蓮縣政府網站 。
(六) 遴選原則:本培訓課程,將依資格順位進行錄取,學員需檢附資格證明文件,若同順位超額,則由主辦機關招集遴選小組,進行書面遴選。審查項目包括:參訓優先排序身分資格相關證明。資格順序如下:
    (1) 本縣農民參加過本縣或農糧署舉辦之咖啡評鑑者。
    (2) 本縣有種植咖啡農民或咖啡相關農業輔導人員身分者優先。
    (3) 本縣種植咖啡農民之配偶、子女等相關從事咖啡生產人員。
    (4) 本縣咖啡烘焙或經營店面之咖啡銷售者(限推派1名報名)。
    (5) 不具前項資格但設籍於花蓮縣1年以上之縣民。
    (6) 非本縣之咖啡農民。
    (7) 非本縣之一般民眾。
八、義務與責任
(一) 受訓學員,需親自參加完成四天課程(不得請假),受訓期滿結束後,將頒發結訓證書一式,如有突發事由,請聯繫承辦人員沈小姐 (電話:03-8227171#541/542)
(二)遵守課程和實務進行方式,不得擅自更改操作條件,可提出相關意見與講師討論後,可視情況調整。
(三)敬請學員珍惜課程資源,具有團隊小組分工合作精神,填寫課程內所需量測記錄與資料,並提供給承辦單位彙整。
九、其他事宜
(一) 如因「個人因素」無法上課者,請於110年12月08日下午5時以前,通知承辦人員。課程期間無故缺席者,無提前告知,將列冊名單留存於主辦機關,不
得參加往後花蓮縣政府補助培訓之咖啡相關課程。
(二) 若未達開課人數而延期開課,將於110年12月09日下午5時以前,通知學員課程延期事宜,並重新接受報名。
(三) 如遇颱風、自然災害及疫情警戒等,「花蓮縣政府」公告停課即延期,經主辦單位通知擇日補課。
(四)提倡環保節能,保護地球資源,歡迎學員自備品飲小杯(100cc以內)、環保水杯及餐具等。
(五) 防範COVID-19疫情,請學員自備口罩並全程攜帶,配合承辦單位消毒及量測體(額)溫等作業,經勸導仍不改善之學員,將予以退訓。
(六) 學員同意填寫健康申明書,若填寫不實、規避、拒絕、妨礙之行為將予以退訓。
(七) 學員於開課前14天出入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公告之疫情地區,逕行自主管理、居家檢疫或居家隔離,並連繫承辦人員。
(八) 本簡章如有未盡事宜,概由主辦機關保留解釋之權利。
十、聯絡方式:花蓮縣政府有機農業促進專案辦公室 沈小姐 (電話:03-8227171#541/542)
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台灣咖啡研究室 花蓮咖啡課程小組 高先生(電話:02-8911-6612分機103)